深圳市眼科医院创建于1983年,现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深圳市唯一市属公立现代化眼病防治专科医院。医院是深圳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深圳市眼科学重点实验室、深圳眼库的依托单位,是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深圳市医防融合眼科学项目组牵头单位。眼科学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医院员工有434人,其中博士后及博士40人,硕士87人,本科219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5人,海外高层次人才2 人,福田英才3人,高级职称117人。
医院现有“深圳市眼病防治研究所”等专业科研机构和“深圳市眼病防治中心”“深圳市眼病诊治质量控制中心”等眼病防控和质量控制机构,同时还是深圳市重大致盲眼病防治平台和深圳市眼外伤救治网络建设主导机构。我院建有深圳市眼科学重点实验室、6大临床诊疗中心和与深圳大学共建的“深圳大学眼视光学院”,具有较完备的临床研究、教学和眼病防控体系和网络。对于博士后进站开展眼科专科专病治疗研究、眼病综合防控和眼科干细胞及生物学研究等课题具有较强的平台支撑作用。近5年,医院申报国自然课题立项8项,省市级课题立项5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专著30余部,眼科综合科技实力在广东省排前三。为提高医院整体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拟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合作,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进站博士后。
一、招聘条件
?。ㄒ唬┗竦貌┦垦芯可Ю徊怀?年,无不良档案记录。
(二)年龄在35周岁以下(以入站时间计算,有海外经历的年龄可以适当放宽),身体健康。
(三)国内外大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详见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研发能力。
?。ㄋ模┯薪锨康挠⒂镌亩聊芰陀⒂镄醋髂芰?。
(五)做事认真踏实,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热爱科研工作,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聘期待遇
(一)在站期间医院支付年薪27万(税前),租房补助0.2万/月。按照有关规定享受本单位同类在职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险、公积金等“四险一金”福利待遇。
?。ǘ┰谡酒诩?,开题和中期考核合格者享受深圳市政府每人每年18万元的博士后生活补贴。
?。ㄈ┤胝竞笠皆焊?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在站期间享受医院对科研申报立项、著作、论文、成果、专利等的奖励。
?。ㄋ模┎┦亢笕嗽苯究裳≡衤浠钲?,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
(五)优秀的出站博士后,可优先入职我院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或临床工作。
?。┎┦亢蟪稣玖羯罟ぷ飨硎苌钲谑姓?0万科研补贴,符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的,可申请160万-300万元人才奖励补贴(具体情况见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相关政策文件)。
三、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 | 拟招聘人数 |
1.重大致盲性眼病的临床及发病机制、药物研发及转化研究; 2.视觉健康研究; 3.眼科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研究; 4.眼组织发育、干细胞调控研究; 5.眼用相关医疗器械研发; 6.眼科相关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7.其他。 | 4-6人 |
四、报名联系方式
?。ㄒ唬┍奔洹⒌氐?。
请将个人简历及符合招聘条件的证明材料发送至邮箱ykyyrsk@wjw.sz.gov.cn,邮件标题请注明“应聘博士后+姓名”。
联系人:练老师
联系电话:0755-23959654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泽田路18号深圳市眼科医院5楼人力资源部
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深圳市眼科医院)
张少冲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SCI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发表于眼科领域权威期刊BMJ、Autophagy、IOVS、Retina及AJO等?;窆愣】萍冀浇倍冉保ㄅ琶谝唬逃刻崦铱蒲Ъ际踅笨萍冀浇币坏冉保ㄅ琶诙?,国家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等奖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PI自主研究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教育发展基金会横向课题、广州市科创委重大疾病综合防治研究项目等10多项课题,申请国家专利5项,主编《临床眼底病-外科卷》《多模态解析——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学》。
汪建涛教授,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翁猓?63专项课题(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第一)、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第一)、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第一)以及天津医科大学重点学科课题(第一),参与973项目子课题(第二)、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第二)、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第二)以及美国NIH课题 (第三)等科研项目,论文: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其中SCI论文10多篇)。专利:miR-1在制备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制剂中的应用。专利号:CN201110430740.5。
张国明教授,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SCI及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及副主编眼科专著4部,参编专著8部;主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深圳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模式与防治研究》获2009年度深圳市科技创新奖。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委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儿童视网膜病学组副主委、玻璃体视网膜学组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教育协会理事会副会长,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眼底疾病分会副主任,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眼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
闫晓河副教授,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德国慕尼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及美国迈阿密Bascom Palmer眼科中心访学,从事眼科临床和科研工作十余年,擅长眼底疾病及白内障的临床诊疗及发育遗传性致盲眼病的基础及转化研究;以第一作者及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深圳市孔雀技术创新项目等。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马岚,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纳米诊断试剂研发、肿瘤干细胞生物学、肿瘤生物信息学分析、新型抗体药物及疫苗工程研发。共主持及参加过相关的国家、部级和省市级科研项目40多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70多篇,获得30多项发明专利授权及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近年来基于生物信息学、噬菌体展示、多组学及偏振成像等方法开展乳腺癌、肺癌及鼻咽癌等肿瘤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确认研究,已获得一批生物标志物,联合3HM、碳点、石墨烯等特有无毒纳米载体材料正开展体内诊疗一体靶向治疗研究。曾获得过全国妇联巾帼杯发明大奖等奖项和“新世纪巾帼优秀发明者”、“全国三八红旗手”、“2003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和“全国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2019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通过完成科技部863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形成了全新的POCT技术体系,实现了对超敏、快速、多指标、定量检测等技术瓶颈的突破,研制形成了可用于重大疾病检测、健康管理、动物疫病监测、食品安全及环境污染监测等多类产品。所领导的实验室研制的通用流感(A/B)荧光快速检测试剂和合作企业合作,已获得国家CFDA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
陈伟坚,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美国纽约州的伦斯勒理工学院(RPI)终身教授。从事系统仿真与优化、工业工程与运筹学、和大数据分析领域的研究工作。应用领域包括企业大数据分析、中医药数据分析、区块链应用、交通与物流、应急管理、社会网络分析等。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奖(NSF CAREER AWARD)、工业工程领域的最佳博士论文奖(Pritsker Award)、多个经营学研究与管理科学协会(INFORMS)和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最佳论文奖等。入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高级会员,被美国工程院评为“国家优秀工科年轻科学家”。主持科研项目9项,曾担任2017和2015年冬季仿真大会主编(Winter Simulation Conference)、2013年工业与系统工程研究大会主席、多个IEEE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大会委员会委员、以及IIE Transac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and 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的副主编。先后受邀担任科研项目评委20多次、国际会议主席或委员37次、期刊和会议评审专家40多次??蒲谐晒饕⒈碓贠perations Research, ACM TOMACS, IEEE Transa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Service Sci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等多个期刊。
何永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光学实验室主任,从事医学光学技术应用及仪器开发的交叉学科科研工作,先后开展表面等离体共振(SPR)传感及成像技术、光学相干层析(OCT)技术、生物组织光学特性控制研究、光学声学结合的生物组织成像及肿瘤成像诊断方法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科技计划、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企业科技开发等项目十余项,同时参与英国MRC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杰青基金等项目,在Opt Lett、Cancer Lett、FEBS lett、JBO、Appl Opt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收录21篇(被他引50多次)、EI收录15篇、ISTP收录19篇;拥有中国专利2项,申请6项,英国专利2项。研制成功表面等离体共振传感成像仪样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仪器仪等,并将OCT诊断仪成果转化至产业化阶段。
弥胜利,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从事眼科生物医疗装备及器械、眼组织工程、器官芯片领域的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医用材料3D打印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物制造工程分会常务委员、Biosensors编委,Biomaterials Translational编委,Biomaterials、Bio-fabrication、Tissue Engineering等多家国际生物医学杂志评审专家。主持科研项目16项(其中国家级3项)。近年来在Nature Communication、Biofabrication、Acta Biomaterialia、Drug Discover Today、Soft Matter、Tissue Engineering Party A、Cell Research等SCI期刊上共发表研究论文54篇,其中以第一 /通讯发表SCI论文39篇(第一作者21篇)。申请专利50项,其中授权专利43项(发明39项,实用新型3项)。主持863专项课题(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第一)、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第一)、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第一)以及天津医科大学重点学科课题(第一),参与973项目子课题(第二)、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第二)、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第二)以及美国NIH课题 (第三)等科研项目。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其中SCI论文10多篇)。专利:miR-1在制备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制剂中的应用(专利号CN201110430740.5)。
秦培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在单分子光学成像、染色体超分辨成像、CRISPR/Cas9染色体标记及晶格状光片照明显微镜等领域有较好理论与技术基础,同时从事生物医学影像数据MRI、CT、超声、X射线的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及生物医学影像导航手术机器人开发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辅修并获得统计学硕士学位,加州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1项、深圳发改委技术攻关1项、深圳科创委技术攻关重点1项、深圳市科创委稳定支持1项、深圳科创委自然科学面上项目1项、深圳湾开发基金1项、浙江大学新冠专项1项、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等总经费1000万以上,在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Sensors、EMBO Reports等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余篇。
董宇涵,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地方后备级人才。研究方向包括无线通信、可见光通信、信息与信号处理、传感器网络及应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医学图像分割、连续血糖监测等。主持并结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资金项目以及省市及企业委托项目,在研项目包括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资源厅重点项目,1项深圳市自由探索项目,2项海外合作项目,以及若干企业委托项目。累计发表论文110余篇,授权专利10项,受理及公开专利19项。获得2008年IEEE Globecom大会最佳论文奖。
谭英,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涉及生物信息学、肿瘤作用机制研究及其诊断方法的创新等,研究成果发表在Chem、Biosens. Bioelectron.、Chem. Comm.、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Anal. Chem.、Sensor Actuat B: Chem、J. Mater. Chem. B、Bioinformatics等相关刊物上共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学科布局、深圳市基础研究等项目,参与了科技部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国家863等项目。
关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地方级/后备级高层次领军人才。清华从教十余年,研究方向集中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及处理。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深圳市学科布局项目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高水平文章90余篇,代表性文章发表于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Scientific Reports,Optics Express等期刊。